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超星期刊》收录期刊
《北大法宝》收录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
    郭石明1,李青唐2,郭溦3
    2012, 11(2): 121-12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经济产业发展从投资驱动、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在大 学研究生培养上的本质反映,因而与之对应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建立更显得急迫。本 文就此主题展开论述,旨在促进地方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的形成。
  • 高等教育
    周守军1,杨凯良2
    2012, 11(2): 127-13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规范是专业性规范、职业性规范和文化规范,具有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学术规范体 现为学科制度规范、社会法律制度规范、学术环境规范; 学术自由、学术民主、学术批判为学术 规范提供价值统率,学术创新是学术规范的最高价值所在。
  • 高等教育
    袁新苗
    2012, 11(2): 132-1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回顾分析了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的历史,提出国家级职教师资基地 建设方略在于: 强化内涵建设,提升基础能力; 形成培养培训一体化模式,构建职教师资成长立 交桥; 构建学科群,支撑培养培训体系;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校政企协同创新。
  • 高等教育
    王彦
    2012, 11(2): 136-14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高校战略定位存在缺乏特色、目标过高过泛、忽视师生参与等误区。把握好学校办 学类型、办学功能、办学层次、办学规模、学科结构和办学特色等基本要素,坚持错位发展、特色 发展、创新发展之路,在自我评估、同行比较、文化塑造、预测市场、院校研究等方面有所作为, 是避免战略定位误区的有效策略。
  • 高等教育
    陈微微,庞旭方
    2012, 11(2): 141-14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和理念,提高其有效性十分紧迫。 本文以SWOT 分析为基础,探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从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化建设、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多样化建 设、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化方法和实施网络思想政治道德法制教育等四个层面,提出增 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对策。
  • 高等教育
    韩姗姗
    2012, 11(2): 146-14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课程体系中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在计算机硬 件系列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操作系统、计算机系统结构、嵌入式程序设计等计算 机软件课程的重要先修基础,因此课程对软件工程专业中知识体系的建立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描述了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选择,目的是使课程建设更加符 合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其它专业有所区别。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中,侧重于突出硬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分析,建立计算机整机的概念,培养系统级的认知 和设计能力。
  • 高等教育
    郭芙茉,骆红斌
    2012, 11(2): 150-15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文章通过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浙江工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操 作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从优化课程资源、构建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 模式、优化课程评价体系以及加强以长跑为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角度提出了课程体系的 优化策略,以期为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管理学
  • 管理学
    鲍健强,屠行程
    2012, 11(2): 154-1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被誉为“光纤之父”的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高锟教授是第八位华裔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 者,由于他在光纤材料和传输研究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就,开创了人类光纤信息通讯的新时 代。本文从高锟成长的历程探讨了东西方教育对他日后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了 他在光纤通信研究方面取得杰出贡献对人类开创信息时代的意义和价值。最后,研究了高锟 的科学思想和方法的三大特点: 重视直觉,学会基于问题的思考,激发超越逻辑的灵感; 关注创 造,善于独树一帜的思维,追求另辟溪径的探索; 强调方法,既要脚踏实地地研究,也要高瞻远 瞩地看路。
  • 管理学
    王河江,陈国营
    2012, 11(2): 160-1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代议制民主是现代民主理论和实践的主流,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代议制民主有背离民主 本质的倾向和局限。因此,作为对代议制民主的批判,协商民主在西方兴起。协商民主强调平 等、自由、理性地沟通和对话,达成共识和集体行动,发展和丰富了民主理论与实践。中国的传 统政治文化、现有的制度安排和社会经济发展现实,决定了协商民主对于完善中国政治协商、 促进基层民主、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诸多启示价值。但要注意的是,协商民主是对代议制 民主、选举民主的补充和完善,而不是替代,否则就会陷入误区。在中国既要大力发展协商民 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选举民主,实现二者的互促互进。
  • 管理学
    江林海,傅霞,熊建美
    2012, 11(2): 165-1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廉政文化和廉政制度是反腐倡廉建设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二者既在产生机制、功能效 果和表达形式上存在相对明显的外在区别,又在意义、作用、目标和对人的影响等方面有着非 常紧密的内在联系,现实中两者密不可分。高校廉政制度建设中存在廉政文化“虚位、缺位、 偏位”的现象,应该在工作中加以克服,保证廉政制度构建中廉政文化的“实位、到位、正位”, 并且加强制度的执行力。
  • 管理学
    方阳春,张鹏,宣勇
    2012, 11(2): 170-1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是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而浙江目前的学术技术带 头人队伍的数量和结构不能满足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企业学术技术带头人的比例比较少,相 对缺乏分层分类的人才发展专项规划。因此需要从系统战略的角度,把人才工程建设与浙江 经济发展战略和块状产业集群发展相衔接,推动人才的块状集聚,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和程序, 整合资源和相关政策,加大投入,丰富人才培养方式,高度重视学术技术带头人队伍建设。
  • 管理学
    王欣,叶祥满,孙晓
    2012, 11(2): 175-17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图书馆购买的数字资源,在日常使用中经常会发现许多问题,因此,需要加强数字资源购 买中验收环节的工作。由于数字资源有不同于纸本文献资源的特殊性,故需要引入特有的验 收项目和方法,以保证图书馆获得与订购合同相应的权益。文章从验收计量、内容验收、更新 频率验收、检索功能验收等方面提出验收的注意事项,从数字资源合同条款的细化等方面探讨 了数字资源的质量控制。
  • 管理学
    王飞绒,庞晓霞
    2012, 11(2): 180-18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创业女性的工作家庭冲突问题正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文章通过对20 位创业女性 的深入访谈记录,运用扎根理论和定量内容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创业女性平衡工作家庭冲突的 三个维度: 情感支持、资源协同和角色管理,提出了创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平衡的三种模式: 基 于情感支持的前景展望模式、基于资源协同的利益交换模式和基于角色管理的角色需求模式, 这三种模式在创业女性的不同创业阶段会产生动态的变化。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对女性创业 者的管理建议和对社会系统的建议以及未来的研究展望。
  • 语言学
  • 语言学
    梅美莲1,朱晓晖2
    2012, 11(2): 185-18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无礼感知在大学生言语使用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大学生感知的无礼 可以分为四大类: 品质面子攻击、身份面子攻击、平等权利蔑视和结交权利蔑视,各类无礼总数 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除了外貌批评,男女大学生感知的各类无礼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 意义。传统文化和社会家庭背景是影响大学生无礼感知的重要因素。
  • 语言学
    李勇,何君
    2012, 11(2): 190-19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从认知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叙述文体理解过程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叙述 文体的理解模式与叙述文体的特点有关,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构建一种把人物、场景、事件与现 实相关联的心理表征,以此来理解文中人物行为的目的、事件发生的起因、发生的过程和事件 的结局。叙述文中的重点正是读者注意的焦点,同时也是其记忆最深刻的部分,因而也是回述 较好的部分。
  • 语言学
    蒋盛芳,傅蓓
    2012, 11(2): 195-19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IC( 抑制控制) 理论阐述了双语者有效解决因两种语言并存带来冲突的机理。在解构并 论证该理论的基础上,本文重点探讨了外语学习的认知效应,即因抑制控制机制受锻炼而导致 外语学习者在认知上获得的收益。认知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元认知能力; 注意神经 网络系统的发展; 创造性思维能力。
  • 文学
  • 文学
    程彦霞,邵利勤
    2012, 11(2): 200-20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曾国藩和王闿运分别为晚清宗宋诗派和汉魏六朝诗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在诗学对象的选 择和诗歌功用的看法上有较大差异,但在诗歌创作方法的理论建构、《文选》经典地位的接受 和唐宋诗歌的批评等方面则存在诸多共同点。两者诗学思想之异同,不仅反映出传统诗歌领 域不同诗歌流派之间的关联,同时亦再现古典诗歌功用之争,即治世还是治心、政治教化还是 言情审美。
  • 文学
    赵中华
    2012, 11(2): 205-20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突出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特色,文章提出,要建立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以 写作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特色方案,以四个基本理念为基础,建设以学生自主分流、过程目 标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体系,以点带面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实践能 力协调发展的创新目标,使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落到实处,从而提升人才培 养质量,形成专业特色。
  • 文学
    孙旭辉
    2012, 11(2): 210-21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周易》作为考察先秦山水范畴涵义的典范性文本,携带着先秦审美方式的丰富信息和 后世多元审美图景的萌蘖。由“类”的运思方式和“观物取象”的审美观照方式入手,解读《周 易》独特山水审美内质,是廓清传统山水审美理路的先秦成因的关键。相对于原始儒家以道 德本质主义为主体的文化建构而言,传统“类”之运思方式的变革为古典美学的发展注入了审 美心理和审美经验的维度,之后发生于中国传统美学领域内的一系列变化多是循此而成。
  • 文学
    芮嵘
    2012, 11(2): 215-21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作为博尔赫斯在中国的信徒之一,麦家以想象和虚构为自己的小说赢得了读者和声誉。 想象与虚构,曾经是从麦家通往博尔赫斯的方向,但同时也是麦家与博尔赫斯暂时的距离。通 过与博尔赫斯作品的对比,发现这种距离主要表现在叙述技巧上: 一是结构过于朴实无华,二 是故事中逻辑力量过度参与,三是叙事中“以假乱真”程度不足。
  • 文学
    赵燕
    2012, 11(2): 220-22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古代文体史中,记体散文的文章正体历来被认定为“叙事”,创作中杂以议论是不知其 体的表现。本文拟从记体散文的文体源流、文体意识入手,结合唐宋时期记体散文的创作实 绩,即记体散文成熟时期的文体特征及体制形态,探析记体散文体制规范形成的过程。记体始 于唐代进入文苑,其功能类于碑文的纪功纪德,经唐宋古文家的创变,发展成为文人抒发个人 情志、议论时事的短篇散文,摆脱了简单的“叙事识物”的记事范围。从叙事到议论,裹挟于其 中深层内在的变化在于应用性质的应酬文字向具审美性的文学散文的转变。
  • 法学
  • 法学
    孙科峰
    2012, 11(2): 226-2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理论基础是增值理论与特定的产业保护政策。对工程建设有益 的债权应纳入保障范围,拟采工程全部发生款说,包括工程建设的利润、违约赔偿金和损害赔 偿金,但这种排他性权利会对第三人权利的实现构成威胁,应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达至优 先权人和第三人利益的平衡。
  • 法学
    李海龙
    2012, 11(2): 230-23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艺术品拍卖市场中因拍卖标的之真伪和优劣而引发的拍卖纠纷时有发生,争议的焦点主 要是拍卖人能否根据《拍卖法》“不保证条款”的规定,免除其瑕疵担保责任。围绕这一问题, 拍卖人、竞买人、代理人、司法机构和大众媒体抱持不同见解。引起争论的根源在于目前我国 在艺术品真伪鉴定以及《拍卖法》关于拍卖人“不保证条款”的规定等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 在借鉴其他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完善我国艺术品拍卖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法学
    白龙
    2012, 11(2): 235-23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受格劳秀斯“海洋自由论”的影响,公海捕鱼自由也曾得到广泛的支持。但自19 世纪 起,基于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的日益关注,国际社会逐渐对公海捕鱼自由进行了诸多限制。尤 其是随着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设立的专属经济区制度等一系列新兴海洋法制度的 诞生,公海捕鱼自由受到前所未有的制约。而这一限制却是在对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现 代海洋渔业制度的背景下进行的,也必将对公海渔业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