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超星期刊》收录期刊
《北大法宝》收录期刊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李昌祖, 汪振宇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331-340.
    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具有典型的场域特征,意识形态场域权能理论的建构作为一种理论创新,对指导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建构具有现实意义。意识形态场域本质上是多层次社会关系交织运行而形成的社会结构,其内部权力、资本的分配与最终位置的确立以话语体系为媒介,其安全运行是场域内行动者惯习的运行呈现。意识形态场域权能理论分为赋权行动与赋能行动,前者是场域内各主体的权力再分配过程,后者是场域内各主体基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而达成的一种价值共创行为。意识形态场域内部权能运行具有正向赋权赋能和反向限权限能两种类型。在场域权能理论观照下,建构高校意识形态安全体系的进路必须从强化政治统领、明确价值导向、统筹系统赋能与注重协同发力四个层面展开。
  • 李浩君, 李 姣, 留伊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4(1): 101-107.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但评价体系的缺失已成为制约其建 设成效的关键问题。从静态与动态双重视角出发,创新性地构建了高校课程思政“双态”评价 体系。静态视角着眼于教学设计的评价,利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指标,确保思政元素在设 计中的科学融入;动态视角则关注实施过程的评估,通过思政元素融入、学生互动参与等指标, 实时评估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效果。以32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样本,验证 了该体系的可行性,并提出了有效实施的对策,包括构建系统化培训体系、打造示范性案例库 以及推进评价体系与教学过程深度融合,从而为高校课程思政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 陈晓, 廖翔昀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281-288.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高水平科技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部署,高校作为三者的交汇点,在基础研究人才培养上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视域下,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对22位浙江省属高校基础研究人才进行实地访谈,以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文本进行分析,构建高校基础研究人才胜任力模型。研究结果丰富了胜任力相关的理论研究,为高校基础研究人才的选拔、培育、考核、评价提供参考标准,同时也为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战略实施提供现实依据。

  • 卢芳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4(1): 13-21.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社会治理的实践典范,也是各国学习借鉴“中国之治”的 重要窗口,其国际传播命题亦逐渐被提上研究议程。但目前诸多关于新时代“枫桥经验”国际 传播的研究并不是从传播学视角展开,而是从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视角切入。从本质上讲, 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国际传播主要是一个传播学命题,故而有必要从传播学角度切入加以研 究。涵化理论是传播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解释大众传媒对受众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可 以把涵化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从信息转换、内涵传递和模式调整三方面勾勒出媒介传播信息的 动态过程,并相应推理出新时代“枫桥经验”走向国际的三重路径,即要提炼“枫桥经验”的文化 内核,打造融通中外的传播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建立高效化的媒介矩阵,打造符合各国本土 实际情况的“枫桥经验”拟态环境;健全多元化的互动机制,打造符合各国国情民意的“枫桥经 验”传播模式。
  • 王 方, 孙锦尉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469-474.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采用多案例内容分析 研究方法,以演化程度相对成熟的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为实证案例,提出可将高质量高校基 层党建演进与实践过程划分为“嵌入—融合—协同”三个阶段。同时揭示高质量高校基层党建 的典型特征,即方向统领性、主体能动性、功能一体性、效应协同性。研究认为,协同式党建是 高校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逻辑和发展方向。
  • 徐维祥, 石伊凡, 周建平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404-413.
    为探究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基于2010—2021年长江经济带107个地级市 的面板数据,从科技生产力、数字生产力、绿色生产力三个维度构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评价指 标体系,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结论在排除内生 性干扰、外生政策冲击检验、替换解释变量、样本缩尾后依然成立;地区教育水平与市场一体化 程度在人工智能赋能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发挥着正向调节效应,并且人工智能可以通过提高 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两大渠道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升本地的新 质生产力水平,并且对邻近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也有促进作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了促进地级市人工智能发展、提升区域教育水平与市场一体化水平、发挥资 源配置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间接驱动作用、构建区域联动发展机制的政 策建议。
  • 田密蜜, 何鑫, 董睿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258-264.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村落作为文化遗产和人类居住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新保护过程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基于建筑类型学方法以传统民居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的富阳龙门古镇为研究对象,探究村落中民居建筑空间的尺度特征、空间布局和要素特征,并进行类型学归纳与分析,从资源禀赋、空间形态、空间形象、功能需求四个方面提出针对古镇民居建筑空间的保护更新策略,以促进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
  • 张明炯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453-457.
    人工智能技术(AI)的影响力正渗透到各行各业,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发展给期刊出版领 域带来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可以助力选题、写作、投稿和传播,但其质量往 往难以保证,如可能导致价值偏向、事实偏差、创新偏低和版权偏离等。因此,如何确保AIGC 的质量尤为关键,需要从价值正当性、事实真实性、知识原创性、版权归属性四个方面加强鉴 别。期刊编辑要着力提升学术引领力、强化科技支撑力、优化常规编辑力,探索AIGC与人工 编辑的智慧结合,不断加强把关鉴别,确保期刊质量。
  • 朱 晖, 王世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424-432.
    在全球环境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我国积极参与并主动引领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提 出碳达峰与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主动以多种措施推进减碳降排。碳标签是碳足迹可视化的工 具,对于我国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碳标签制度发展起步晚,实际运行中存在标准不确 定、管理不统一、数据库内容缺失的问题,亟须对其运行进行规制引导。对碳标签制度运行的 规制需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内部以ISO 14068为依托确定本土碳足迹核算标准和建设碳排放 因子数据库,由国务院对碳标签认证加以监管;外部要积极促成碳标签评价标准共通互认,对 碳标签成为贸易壁垒的基础予以解构,保障国际贸易安全。
  • 施冠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4(1): 22-28.
    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在全面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和迎来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深入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满 足之间的逻辑关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课题。以全面深化改革来满足人民的美好 生活需要,既是唯物史观的必然要求和中国共产党立党和执政的本质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经验的总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应坚持系统思维,有序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 会和生态领域的改革,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物质保障、思想保障、服 务保障和环境保障。在“改革”与“保障”的良性互动中,切实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新 的时代征程中,要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与人民美好生活满足之间在价值立场、价值旨趣和时 代影响等方面的契合,更加自觉地贯彻落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方案,不断开辟人民美 好生活的新局面。
  • 袁屹, 夏航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351-355.
    伟大建党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坚守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和执政为民的价值追求,为高校廉洁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内涵。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合到高校廉洁文化建设,以积极发挥伟大建党精神对高校师生廉洁意识培养、廉洁价值观构建、廉洁信念激励、廉洁行为导向等作用,并通过聚焦机制保障”“载体构建”“阵地建设,进而推进伟大建党精神引领和高校廉洁文化建设。
  • 王 萍, 丁诗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361-369.
    公益创投项目评估是促进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有效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研究发现其 在促进优化政府购买服务绩效、助推社会组织能力提升中的作用不够明显。基于H市公益创 投的参与式观察,发现项目评估逐步演变成一种行政吸纳社会的机制:作为购买方的基层政 府,长期处于压力型体制,延伸出吸纳治理的强需求;作为执行方的社会组织,因生存与发展的 需求而高度依赖政府;作为评估方的第三方机构,在双向委托代理关系中追求利益平衡。要建 构地方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关系,需要优化公益创投项目评估,实现从行政吸纳式评估 向赋权参与式评估的转型。
  • 王岱霞, 蔡瑶倩, 钱梦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433-440.
    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我国城乡长效优质发展的战略选择。以浙江省为例,采用客 观定量的分析方法探索高质量发展视角下小城镇发展的特征和机制。从城乡外部融合和城镇 内部协同的双重视角解析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并搭建以“经济-社会-环境”为绩效指 标的评价体系,分析小城镇的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协调度。解析小城镇高质量发展在纵向对比的 时间变化趋势和横向对比的空间分布特点,确定不同子系统发展主要驱动和制约因素。针对小 城镇培育、增长和品质阶段的不同发展侧重点,分别提出产业集聚、强化服务;均衡配置、绿色转 型;创新体制、城乡融合的优化路径,为水平不一的区域小城镇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科学依据。
  • 李韬, 伍建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275-280.
    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是新时代国家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对于社区治理,即党建下沉可以加强社区党组织整合,助推多元治理主体的紧密联结。民主协商可以协调多元主体利益聚合,激发社区集体行动,为社区治理共同体实践路径打造了制度基础、行动基础、运行基础。同时通过以党建嵌入为基础,构建一核多元的治理网络,以吸纳整合为导向,增强多元主体的行动能力。以机制创新为保障,重塑社区治理的公共精神,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实现。
  • 卢振波, 徐明帆, 邓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311-316.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正面临着巨大变革,人工智能(AI)技术成为关键驱动力。探讨基于人工智能的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建设,以适应高校图书馆智慧化转型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入研究AI在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目前应用场景,包括智能问答服务、个性化推荐、AI视觉自动化盘点系统、数据分析处理和可视化、虚拟现实学习空间等,提出未来的应用趋势:智能知识管理、情境性学习支持、智能化教学支持和智慧化服务创新,从而促进智能时代高校图书馆未来学习中心的创新发展。
  • 陈雯婕, 戴舒悦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4): 458-462.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历 史进程中,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舆情已成为影响高校学生态度 认知、思想认识和价值取向的重要因素。如何通过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帮助学生端 正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网络舆情工作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目 标一致、作用效果互渗、工作链条耦合,辩证分析网络舆情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 挑战,并据此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对于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掌握网络意识 形态话语权、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 曾俊, 王刘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304-310.

    网约车平台用工法律关系的定性在司法实践和理论探究中均遭遇困局。司法实践关于如何认定司机与平台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统一的认定方法和标准,而现有法规对网约车平台主体的定位亦不明确。《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提出不完全劳动关系概念,引发二分法三分法的理论分歧。究其原因,发现法律关系难以认定的内部因素是从业者传统从属性弱化和法律关系碎片化,外部因素是配套法律规范滞后和不适配。唯有坚持原二分法体系,对其进行扩大解释,同时将要件审查转变为要素考查认定模式,调整举证责任,从立法和司法、实体和程序多维度对网约车平台用工劳动关系进行认定,才可破除现有困局,厘清法律关系,健全相应法律制度,促进平台经济健康向善发展。

  • 朱晓青, 谢泽圆, 刘博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251-257.
    以绿道为基础,复合区域多种功能与设施的综合性廊道已是城乡人居环境空间的一部分,绿道综合带在改善城乡生态、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备受关注。但在城镇化建设大背景下,缺少政策管控和范式引导的绿道营建已无法满足社会多元化发展需求。以绿道综合带建成后绩效要素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量化整合,包含运用层次分析法与德尔菲法构建绿道综合带三生绩效指标体系;选取浙江省三类典型绿道综合带样本,采用段分轴接的方法对样本进行处理、评价与分析;利用评价体系生成三类样本60个研究单元的绩效指数E及绩效分项指数,根据绩效指数划分成5个等级,评选出6大特色类型。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适用浙江省各类型绿道综合带的建后评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浙江省绿道综合带差异化建设提供了决策工具和参考。
  • 常光云, 杨 桂, 杨洪敏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 24(1): 115-120.
    当前的动作技能学习中,动作技能学习空间存在着空间感知力不强、具身交互性不足、空 间情境性较弱等局限,无法有效支持学习者的具身式学习。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大脑和空 间在认知过程中的一体化和互动耦合,而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增强空间的感知 性、交互性和情境性。AIGC支持下的动作技能具身学习空间设计应秉承优化身体和空间的 双向感知通道、强化身脑的实时反馈、融合并丰富虚实学习情境的设计框架进行架构。实践表 明,AIGC视域下的动作技能具身学习空间实现了多感官感知、智能学习反馈及学习情境增 强,能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促进学习者对动作的概念形成、动作整合、动作熟练与意义生成。
  • 陈胜蓝, 沈姚杰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3(3): 241-250.
    2020年中国实施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作为准自然实验,考察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使用双重差分方法,检验结果表明,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实施能够促进企业投资效率的提高,企业非效率投资下降约10.4%。研究发现,市场流动性的提高、代理成本的降低是影响发生的主要渠道。当企业受到分析师关注程度较高和所在行业市场竞争程度较激烈时,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实施对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效应更强。从企业投资效率角度检验了创业板注册制改革的积极政策效应,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全面注册制的实施具有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