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CNKI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超星期刊》收录期刊
《北大法宝》收录期刊

过刊目录

  • 全选
    |
    智库报告
  • 智库报告
    周必彧,彭紫萱
    2023, 22(4): 361-370.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企业捐赠是一种直接衡量企业社会责任指标,并广泛应用于公司决策的研究中。为了探索高管童年时期的地震经历对于企业捐款的影响,基于烙印理论的视角,以 2006—2021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高管童年时期的地震经历能够促使其产生道德烙印,从而促进企业的捐款水平;高管公司注册地的地震频率越高,其道德烙印对企业捐款的促进作用越显著;企业的融资约束水平对地震经历与企业捐款之间的关系起到负向调节作用。这些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童年时期有过地震经历的高管所在企业在疫情期间的捐款表现优于其他企业,说明道德烙印在疫情环境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陈玉华,徐祎斐
    2023, 22(4): 371-376.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一重要论断,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指明了方向。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明确提出建设“法治浙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效地推动了浙江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极为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不仅为本世纪以来浙江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而且为我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予以弥足珍贵的启示,进而在基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创新做法、路径及实践方面进行探索。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周恩泽,丛杭青
    2023, 22(4): 377-38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寻求中国特色的工程伦理规范的道路上,理清中国的文化语境施加在工程伦理规范上的方向性影响是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的“马魂、中体、西用”文化思想为此提供了重要指导。沿此方向,结合工程伦理规范的历史与理论,探讨“马魂、中体、西用”在工程伦理规范命题上的核心表现。研究发现,“马魂、中体、西用”界定了中国工程伦理规范的三项核心特征:以群众性、民族性的工程共同体为对象,以修身指南、实践指南为功能,以“工程伦理规范+”为呈现形式,由此为工程伦理规范的本土性思考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框架。
  • “数字化改革”专题(栏目主持人:徐维祥教授)
  • “数字化改革”专题(栏目主持人:徐维祥教授)
    徐维祥,朱婕,周建平
    2023, 22(4): 384-393.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究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的机制与效应,以 2007—2021年环境保护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考察。主要得到结论为:数字化能够正向促进企业绿色转型;数字化通过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以及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升级来助力企业绿色转型;数字化对企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在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以及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公众和政府的环境关注度对数字化赋能企业绿色转型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为促进企业数字化发展、积极稳妥推进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政策启示。
  • “数字化改革”专题(栏目主持人:徐维祥教授)
    李颖,赵悦
    2023, 22(4): 394-40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数字经济时代呈现的多种经济形式离不开消费者的参与,从传播视角探寻消费者价值参与的过程具有可研究性。运用价值共创理论,从传播视角探究价值共创实现路径,以数字音乐为研究对象,归纳当下主流音乐平台在传播各环节的盈利布局,总结企业与消费者在传播各环节中各自发挥优势、通过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和企业的支持助力实现价值共创的路径,为数字经济时代的产业发展和价值创造提供启发。 
  • 社会治理专题
  • 社会治理专题
    项文惠
    2023, 22(4): 402-408.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清末、民国时期最典型的城市地图,复原杭州城市聚落,用来考察近代以来杭州城市聚落的数量及其分布演变的特征。研究表明,受拆城筑路、人口增长、都市设计等影响,杭州城市聚落变迁的特征为在数量上,大量增加,几近一倍,规模随之扩大,从单核向多核、成片发展,直至覆盖整个城市;在布局上,南北方向、御街中心的特点基本不变,但朝西南方向略有偏移。这作为城市空间变迁的主要表现,折射了杭州城市的近代化进程。
  • 社会治理专题
    刘承涛,吕成源
    2023, 22(4): 409-41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抵押预告登记制度的合理适用,关乎我国住房金融市场的稳定与有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221条所规定的预告登记制度,应当被区分为所有权预告登记和抵押预告登记。所有权预告登记制度旨在保障所有权变动的顺利发生,故限于目的上的单向性、权利结构上的单重性及实现手段上的单一性,只能通过请求权的行使来确保权利的实现。基于抵押预告登记兼具担保物权和预告登记的性质,通过引入期待权理论,明确了权利人享有对预购商品房的支配权和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以确保抵押预告登记之债权的实现。 
  • “建筑与艺术设计”研究专题
  • “建筑与艺术设计”研究专题
    刘灵芝,毛静怡,徐艺绫
    2023, 22(4): 416-422.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城市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的同时,生态危机日趋严重、城市化与生态平衡的矛盾日益突出。党中央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提出进一步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特色小镇正是有效解决当前城市化环境问题的新手段、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模式。因此,特色小镇是否能高质量发展,将直接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本研究综合运用城市意象理论,以我国最早的特色小镇——杭州云栖小镇为具体研究对象,对其现状进行调研同时开展意象空间心理感知实验,基于主观感知的特色小镇意象元素测试、空间环境满意度、文化融合度以及基于语义分析法的特色小镇意象空间感知评价,对其空间意象进行定量化,并进一步分析小镇的优势,提炼需改进提升的意象要素。只有挖掘小镇文化,营造小镇氛围,凸显小镇特色,关注公众认同,才能助力小镇高品质发展,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 
  • “建筑与艺术设计”研究专题
    张碧云,徐艺绫,陈依睿
    2023, 22(4): 423-42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大众对精神文化的诉求日益增长,“广场+地下”商业空间模式应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所在地特殊的广场文化。建立广场文化视角下的地下商业空间有效的设计评价方式,以武林广场中央商城为例,分别对空间形式、场所体验、城市空间特色文化氛围营造三个方面进行深度分析与探索,研究城市商业空间模式以及评价设计切入点与优化策略。
  • “建筑与艺术设计”研究专题
    李莉,董寒凝,李丹君
    2023, 22(4): 430-435.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已初见成效,但由于推行时间短,不能有效识别和管控风险等原因,导致试点城市建设效果难达预期。以5个国家试点城市为调研对象,采用文献归纳整理结合典型案例现场调查印证的方式提炼出16个风险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贝叶斯网络结构分析模型,并得出5条海绵城市建设风险关键致因链。研究发现,加强海绵城市立法、健全管理制度与工作机制、强化社会宣传教育、健全配套法规体系、降低自然环境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可从源头上控制风险因素,有效管控风险致因链,最大程度上减少海绵城市建设风险的发生。
  • 文学与时政文本翻译
  • 文学与时政文本翻译
    左怀建,廖佳
    2023, 22(4): 436-441.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区别于比较文学形象学视域下的异国形象,著名新月派诗人孙大雨诗歌中的纽约想象具有独立的审美内涵。作品揭示纽约作为现代性之都的机械性、物质性和人性的异化,同时暴露纽约崛起过程中对于原住民和黑奴的反人道主义欺骗、杀戮和掠夺,显豁西方现代性之都的原罪本质。作品以俯瞰的视角,济以新古典主义的理性审视,将自己对纽约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形诸笔端,从而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对于西方都市的艺术想象。
  • 文学与时政文本翻译
    张丽娟,蒋晨璐
    2023, 22(4): 442-447.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文版是目前中国最为权威的时政外宣英译材料,而其中许多语料彰显其文学性特征。通过文献收集、回顾和梳理,从文学语言虚指性角度,探讨第三卷中的文学性再现,从语音、语形和语义三个方面总结翻译策略的选择规律。研究认为第三卷的英文版灵活采用合译、拆译、意译、省译和转译等方法,成功地使文学性再现服务于信息传递和文化传播。本研究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提供新视角,推动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故事更加有效地被英语世界理解和接受。 
  • 高等教育
  • 高等教育
    许士荣,金新玲
    2023, 22(4): 448-45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强势崛起,地方高水平大学逐渐成为了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为经济社会输送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任。立足新时期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价值使命,深入分析了目前其面临的发展困境及陷入困境的深层次缘由,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路径,以期为地方高水平大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 高等教育
    董华青,孙嫣霞,丰枫
    2023, 22(4): 455-45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安全问题愈发受到重视,高校实验室亟待需要将安全管理工作重心前置,强化安全教育环节。基于HSE管理体系的风险防控、规范性管理、系统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与实验室安全教育理念不谋而同 ,因此根据目前高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现状,结合 HSE管理体系理念,构建多位一体的高校实验室HSE教育新模式,实现实验室安全教育模式的教育目标立体化、教学体系规范化、教学手段数智化、演练教学实战化、反馈优化可视化,以有效拓宽学生的安全知识,提升安全技能、提高安全意识,从而更好地预防、消除实验室事故隐患。
  • 高等教育
    任梅
    2023, 22(4): 460-46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新时代继续教育已成为国家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的时代特征和历史使命,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要打破实效性不强、融合度不高、创新性不足的困境,着力探索聚焦共性诉求,同频同振;优化协同机制,同心同力;打造特色品牌,同向同行,推动高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 高等教育
    李强,陈耀
    2023, 22(4): 465-469.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PDCA(Plan-Do-Check-Action)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主要阶段循环理论全面质量提升的4个流程阶段,构建高校党员分类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模式,将高校党员划分为教学科研型党员、管理服务型党员、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保留在校党员等5类党员。 在发展党员、学习教育、日常管理、作用发挥4个维度,教学科研型党员实施“骨干式”管理、管理服务型党员实施“标杆式”管理、学生党员实施“先锋式”管理、离退休党员实施“关爱式”管理、组织关系保留在校党员实施“连线式”管理,着力解决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着力提升高校党员队伍建设整体质量。 
  • 高等教育
    朱珈楠,王丹婷
    2023, 22(4): 470-474.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11 次提到“劳动”,强调“坚持尊重劳动”“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凸显了劳动的特殊价值和重要意义。高校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主体。在“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从社会、学校、家庭等层面分析当下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与不足,并以浙江工业大学理学院的实践与探索为例,研究新时代新形势下高校“劳动+”教育新模式,即劳动+思政教育、劳动+课程教学、劳动+专业实践等实现路径,以期为高校有效开展劳动教育提供借鉴与参考。